SAP
ERP行业的领导者,这里不讨论他的R/3产品,毕竟跟国内的产品不是一个等级的,我们说的他新推出的"中国新干线"系统。 在国内的ERP市场趋于成熟之后,SAP也逐渐放弃了高贵的架子。他从中国的高端市场逐渐向中小企业扩张。"二八原则"在这套产品里面得到充分的利用。考虑到80%的中国中小企业只能用到R/3的20%功能。SAP把R/3经过预配置后推出了"中国新干线"系统。说SAP的新干线系统是88万,一个月实施完毕。还是更适合与大中型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的确资金压力不小,想想算了。
管家婆
一般都是很小的公司拿来先用着,进销存做的不错,但是公司发展到几十个人都没必要再考虑他的软件了,太简单了,功能太小了,而且都只有一些模版拿给你用,不是太推荐。当然管家婆在泉州还是蛮吃香的,因为中小企业比较多,企业也没有太大的要求。至于管家婆推出的工贸版本据说可以管到生产,我们不妨看其言观其行。
金蝶软件
徐帅的资本运作能力实在太强,也是现在过的最舒服的公司。市场运作也较强,当时提出"南金蝶,北用友",抢占了用友的部分市场,其实当时金蝶公司的规模还很小。一些市场运作手段也比较新,笔者甚至在连续剧中看到金蝶的广告。主要产品: K3 金蝶目前的主流产品K3,财务、物流、制造、人力资源等核心模块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和规划,吸收了经纬和开思的设计理念,产品的整体功能适应性较强。据了解:K3制造系统主要是针对离散型生产特点的企业,客户同样很多。但很多用户用的是基于会计系统的产品。金碟真正向用户推出完整的K/3系统。据说失败的案例很多。以财务软件及进销存核算为基础外加简单制造,平台化、构件化程度低,可配置性较差,基于独立源码的两个版本K3商业版、K3工业版,功能肥胖症,无法进行行业细分应用,通用产品无法实现客户的个性化,客户化只能由掌握源代码的研发中心来完成。业内还没有看到他的成功应用,而EAS目前也只有分公司可以做。也希望金蝶可以起到带头作用,引领中国erp前进。
金算盘
对这家公司不是很了解,现在有东软的靠山在,日子过的还不错。金算盘的进销存做得一般,制造模块也是有的,但有待市场的检验。
普实软件
对于苏州本地的erp公司,可能在长三角之外听说过的人不多,这个公司因为前期只是口碑营销,所以未接触过的可能对其知之甚少。不过他们实际做的ERP租赁模式还是要经受得住实际的考验,以软件来为客户服务,每年收取服务费保证了持续服务的质量。希望普实软件能带领苏州本地erp软件系统闯出一片天地,祝福了。
用友
用友在国内的知名度最高,受到的非议也最多。用友的U8以财务软件为核心,逐渐开发物流系统;收购人力资源系统(硕望)、整合制造系统(汉康),在设计上整合和接口太多,各子系统相对完整和适应性强,整体表现较差;比较适应局部应用的现实中国市场,整个设计受快速占有市场的思想影响很大,短期收益明显,长期投入太大。如果,没有良好的渠道,U8一个拼凑的ERP产品应该说是一个整体设计失败的产品。低廉的价格,加上品牌的优势。这款产品的用户实在是有太多了。但是这款产品存在很多问题。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忽视业务管理。制造系统没有办法集成进来。功能确实不少。但这些功能有用的实在不多。失败率很高。我曾经亲身见证过U8实施失败的整个过程。的确很让人痛心。对整个公司的打击很大。严格来说U8算不上是一个ERP系统。NC 设计理念已经比较完整。代表了新的ERP产品的潮流。但是从技术架构对设计理念的支持来讲,显得不够成熟,这和几年来java技术的开发发展和较大变化有关,造成NC产品DEMO不错,实用性较差的社会评价。希望鼎新的架构设计师,对用友NC 产品的重新设计和技术改造,能令这个产品起死回生。 虽然业界对NC的期待值相当高。但是目前还看不到制造行业的成功案例。倒是有了一些证券、电力行业应用案例。我认为NC 的理念和技术的确非常先进。不过我知道NC已经在证券、电力行业签了几张大单,好像的确没有制造行业的客户。T系列已经交由畅捷通做了,用友本公司已经不做了,U8受到的非议太多,U9的确在各方面都很强大,目前也只有分公司可以做,龙头企业我们拭目以待吧。
ORACLE
ORACLE的数据库系统名气太大了,很多人就忽略的他的ERP系统,ORACLE的ERP系统也是全球第二大ERP系统,收购仁科闹的沸沸扬扬。 迫于中端ERP市场的压力,ORACLE也推出了"直通车"解决方案。为中端市场定做的参数设置,预定义的最佳业务流程,预设定的大量多维智能报表。 ORACLE的电子商务套件的特别版,35万起步,加上实施费用,估计也在100万以内,中小企业想想也就算了。
鼎捷&鼎新
出自台湾鼎新,是鼎新的高端产品加上神州数码的本地化。由于神州数码的战略关系,前几个月这个产品的知名度就一路飙升。不过神州数码从市场上嗅到了气息,只推高端产品的时代过去了,于是易助、易飞、易拓产品线同时推上了前台。预控制点很多,功能很强大,细节处理也很到位,用户能想到的在系统中基本都可以解决。产品线太少,扎根生产制造业,在制造业的名气太大了,所以想突破到其它行业往往被忽略,最终屡屡铩羽而归。期待鼎捷的专注,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