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曾写文章进行分析,但多数将其归结为三大原因:前期投入不足,时机不成熟;中期领导重视不够,组织乏力;后期服务滞后,环境变化。总之,是企业缺乏运作经验或外部环境变化所至。但实际上,相当数量企业的ERP系统应用失败,原因在于企业内部,如基础数据不完整、不准确,员工素质低下,缺乏责任心,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流程再造等。这一切都不容易用一些章程或者行为规范来要求员工,但与企业文化有着密切联系。事实上,导致我国许多企业ERP系统实施与运行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企业文化不适应以ERP系统应用为代表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环境的要求。
研究发现,尽管很多管理思想和理论可以在不同地区获得广泛的应用,但是文化差异会显著的制约管理理论的可移植性,关键成功因素从根本上说是受企业文化因素的影响
企业文化通过对实施过程的三种行为:领导行为、员工行为和技术行为的影响,进而间接地影响信息系统的实施结果。
领导行为:上ERP之前,有些企业没有挖掘到自己企业内部管理上真正所存在的问题,上ERP之后,对管理问题又不重视,把管理的最佳模式寄托在ERP客体与供应商的运作上,导致ERP的管理运作和维护方向错误,最终导致员工困惑。
员工行为:员工是系统信息执行和传播的中间层,领导不重视,由于工作所迫,员工便得发挥自身价值,由于员工自身素质以及对于利益的需求具有局限性,往往要么不理不问,要么着重于部门利益的获取,因而造成ERP供应商需求修改困惑,不妥当的个别利益最后造成ERP整体管理效益的损害,造成ERP企业管理数据的混乱和复杂,最终造成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矛盾,甚至导致合作失败。
技术行为:很多客户要求很执拗,一定要求改成他所需要的,这样他才认为是王道,但由于系统语言或者说操作程序和生活语言存在着实际操作理念上的差别,传统的手工语言和信息化语言方式的实现和传播存在着一定的不透明性,因而ERP一旦要做技术上的变更,很可能会为了维护整体利益而损害个别人单独的利益,但是客户很执拗,往往对于损害了自身利益,而又对软件技术不了解的ERP管理模式会产生困惑,最后要求ERP供应商改回他需要的,由于长远利益与现实需求存在的冲突,缺乏沟通,最终导致实施失败。
其实企业文化的差异最直接,最普遍的体现是内陆与沿海的差异,差异体现在主动和被动观念,合作与分散理念。内陆实施ERP更多偏向于一种主动寻求和学习的合作管理思维,因而实施往往顺理成章,而沿海是却是一种被动寄托和独断的个体思维。这就是为什么在内陆比较容易成功,而在沿海却失败众多。